闵行生态崛起的密钥,藏在这些举措里丨喇叭头里的乡音
2010年,闵行区收获一项重磅荣誉!其“生态城市建设”项目与世博局“低碳世博会”一同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权威机构授予“环境友好型城市示范项目”称号,成为该领域耀眼的先锋典范。2000年获评全国首批“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”,2009年,水质、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
2010年,闵行区收获一项重磅荣誉!其“生态城市建设”项目与世博局“低碳世博会”一同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权威机构授予“环境友好型城市示范项目”称号,成为该领域耀眼的先锋典范。2000年获评全国首批“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”,2009年,水质、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
2019年9月18日,闵行新闻史迎来重要时刻——闵行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,“今日闵行”App同步开启,标志着闵行媒体发展迈入新阶段。11位资深专家受聘指导、14位通讯员获聘,共同助力讲好闵行故事,画出网上网下最大“同心圆”,这场媒体融合的新实践,为闵行品质卓越
早在1999年9月17日,《闵行报》便传来好消息,闵行区区域性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新成果!闵行区秉持为学生一生奠基、对民族未来负责的精神,以强化政府行为为核心,提出了“三给两不”为教育局“减压放权”,通过法规政策设“雷区”、考核不唯升学率,还在小学实行“三取消
黄浦江畔,上海闵行的版图上,藏着一处让无数追梦者心驰神往的热土——大零号湾。它曾是烟囱高耸林立、机器轰鸣的传统工业的集聚地,肩负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重任;如今历经华丽转型,摇身变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,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领域百花齐放。更有图书馆、文化艺术中心、体育
在遥远的西藏日喀则江孜县,有这样一群身影:他们告别家乡,顶着高原缺氧的严酷环境,忍着对家人的思念,用青春与热血在雪域高原书写下动人的奉献篇章。自1994年援藏工作启动以来,一批又一批闵行援藏干部接过“接力棒”,从克服重重困难毅然进藏,到无畏艰辛倾心打造众多民生
6月3日,区委书记陆方舟一行走进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,察看展陈文物、聆听华漕地区抗战史迹,并与负责同志交流,强调要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、传承红色基因、赓续红色血脉。作为上海首座街镇级抗战纪念馆,这里记录着苏浙别动队第一支队第三大队、青东抗日游击武装的英勇事迹。值
不同于冰冷的数字与指标,闵行的绿色故事始终围绕着“以绿为媒,促和谐、惠民生”展开。2011年,恰逢全民义务植树活动30周年与国际森林年,闵行用一个个鲜活场景诠释着绿色理念:校园里,孩子们将亲手培育的小苗送给敬老院的老人,传递生命暖意;小区中,认养果树让邻里因收
土生土长的莘庄人邵嘉敏,用细腻笔触记录下脚下道路的变迁:从祖辈记忆里宽不过三尺的烂泥路,到1958年沪闵路筑路时,长辈们拾 “ 三和土”的热闹,再到1985年,莘松高速公路带来的搬迁与新生。路的“日长夜大”里,藏着闵行区经济社会的跃变,更藏着几代人对“脚下有路
2019年,闵行区喜讯频传,各街镇、园区在产业、教育、农村、体育等多个领域斩获多个国家级示范区称号,或被列为典型案例。继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荣誉后,闵行成功入选2019年度“智慧教育示范区”创建区域名单及培育名单,还在各省市2018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
2003年末起,闵行以更高的起点,勾画绿色新生活。分2003年—2005年、2006年—2010年、2011年—2020年三阶段推进生态区建设。通过感光废弃物回收处置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、建立和完善全社会废旧物资回收、分拣和再利用系统等,逐步形成了绿色、环保、
2019年,闵行区承担28个市重大工程项目,含25个正式项目、3个预备项目,涉及38个子项目及诸多住房配套建设,分为产业科技、社会民生、生态文明、城市基础设施、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等五大领域。今天,你将听到的是《新闻:闵行区今年(2019年)承担28个市重大工程
闵行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,也是时尚生活的体验场——漫步特色街区,购物是社交,逛街是风景,消费是文化。闵行现代服务业,正以蓬勃之势,书写上海西南的繁华新故事!今天,你将听到的是《对话:闵行现代服务业进入逐渐形成期》。
还记得小时候,弄堂里阿婆的叮嘱、邻里间的家长里短,都裹着软糯的上海话,是刻进骨子里的亲切。如今,这份熟悉的乡音有了新舞台!
5月31日起,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委老干部局推出《喇叭头里的乡音》系列,邀请沪语播音员用地道上海闲话,为你播读新闵行成立30多年来那些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新闻稿件。